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它包括至少两根围挡立柱、围挡底板、撑杆底板、立柱基础、侧面撑杆、固定挡板和可换插板;所述立柱基础设置在所述围挡底板上;所述立柱基础上设置有立柱连接槽;所述围挡立柱插设于所述立柱基础上的立柱连接槽内;所述侧面撑杆设置在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撑杆底板之间;所述侧面撑杆一端与所述围挡立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撑杆底板铰接;所述固定挡板和所述可换插板设置在相邻围挡立柱间。本实用新型可提升围挡立柱的安装施工效率和稳定性,降低围挡连板更换施工的难度,减小风荷载对围挡结构的影响。
公开号:CN214330210U
申请号:CN202022203691.9U
申请日:2020-09-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程其暌;陶武昌;揭欣勇;万义荣;何国先
申请人:Nancha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IPC主号:E04H17-1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
[n0002] 道路沿线工程施工时,为降低施工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常需在一定范围内设置施工围挡,目前常用的工程围挡包括型钢围挡、钢结构围挡、合金围挡等,其挡板与立柱固定连接。
[n0003] 公开号为CN21128692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公路施工用新型围挡装置。该技术虽在需要较长距离的围挡时,可直接通过固定装置一侧的螺杆和螺栓快速对围挡单元进行组装;但未对其围护效果以及围护结构支设难度进行研究,其围护效果没有得到改善,且没有考虑到大风等特殊天气。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提升围挡立柱的安装施工效率和稳定性,降低围挡连板更换施工的难度,并且保护施工环境的道路施工围挡结构。
[n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围挡立柱、围挡底板、撑杆底板、立柱基础、侧面撑杆、固定挡板、可换插板和连接挂槽;所述立柱基础设置在所述围挡底板上;所述立柱基础上设置有立柱连接槽;所述围挡立柱插设于所述立柱基础上的立柱连接槽内;所述侧面撑杆设置在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撑杆底板之间;所述侧面撑杆一端与所述围挡立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撑杆底板铰接;所述固定挡板和所述可换插板设置在相邻围挡立柱间。
[n0006] 进一步地,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立柱基础通过紧固插板与立柱紧固栓进行紧固;所述紧固插板插设于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立柱连接槽的间隙内,所述立柱紧固栓将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紧固插板连接牢固;所述紧固插板采用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L”形;所述紧固插板上设置供所述立柱紧固栓穿过的孔洞;所述立柱紧固栓从所述立柱连接槽的侧面插入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立柱连接槽的间隙及所述连接挂槽内。
[n0007]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挡板与所述围挡立柱连接处设置有挡板角筋和角筋紧固栓;所述挡板角筋采用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L”形,与所述固定挡板焊接连接或粘贴连接;所述挡板角筋上设置有供角筋紧固栓穿设的孔洞。
[n0008]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角筋采用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L”形,与所述固定挡板焊接连接或粘贴连接;所述挡板角筋上设置有供角筋紧固栓穿设的孔洞。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围挡立柱顶端设置有“十”字形的插板连接槽,所述可换插板两侧设有插板连接隼,所述插板连接隼与所述插板连接槽配合,使得所述可换插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相邻围挡立柱活动连接。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围挡立柱采用钢板轧制而成。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围挡底板上设置有围挡压重体;所述围挡压重体采用水箱或混凝土预制块或型钢块体。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可换插板采用PVC板或合金板或钢板,顶端与所述插板连接隼粘贴连接。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插板连接隼采用钢板轧制而成,与所述可换插板垂直相接;所述固定挡板采用钢筋网片或钢板网片。
[n0014] 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撑杆采用螺杆轧制而成,所述侧面撑杆两端均设置有撑杆端铰,所述撑杆端铰为直径为30mm的球铰链。
[n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n0016] 1. 在所述围挡立柱之间设置了所述可换插板和所述固定钢板,可同步满足围挡立柱之间高强度连接和挡板快速更换的要求,降低了围挡作为展板更换施工的难度;同时,对于存在大风的恶劣天气,可取出可换插板,减小风荷载对围挡结构的影响;
[n0017] 2. 通过所述紧固插板填充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立柱连接槽的空隙,并通过所述立柱紧固栓将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立柱紧固插板连接牢固,实现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立柱基础的快速连接;同时所述紧固插板横断面呈“L”形,可填充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立柱连接槽竖向间隙,并提升所述围挡立柱的抗拔性能;
[n0018] 3. 在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撑杆底板之间设置了所述侧面撑杆,并可通过所述撑杆调节栓调整所述侧面撑杆的长度,可提高围挡立柱抵抗横向荷载的能力。
[n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n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道路施工围挡结构的示意图。
[n0021] 图2是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可换插板和所述固定挡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附图标记解释:1.支撑土体,2.围挡底板,3.撑杆底板,4.立柱基础,5.立柱连接槽,6.紧固插板,7.立柱紧固栓,8.侧面撑杆,9.撑杆调节栓,10.底板锚筋,11.围挡压重体,12.围挡立柱,13.固定挡板,14.可换插板,15.挡板角筋,16.插板连接隼,17.角筋紧固栓,18.连接挂槽,19.撑杆端铰,20.插板连接槽。
[n0023]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n0024]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n0025] 如图1所示,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围挡立柱12、围挡底板2、撑杆底板3、立柱基础4、侧面撑杆8、固定挡板13、可换插板14和连接挂槽18。使用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支撑土体1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围挡底板2和所述撑杆底板3,用于支撑所述围挡立柱12和所述侧面撑杆8。所述围挡底板2由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30cm;所述撑杆底板3由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所述围挡底板2上设置有所述立柱基础4和围挡压重体11;所述立柱基础4采用厚度为10cm的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U”形;所述立柱基础4上设置有立柱连接槽5;所述围挡立柱12插设于所述立柱基础4上的立柱连接槽5内,并通过紧固插板6和立柱紧固栓7连接牢固。所述立柱连接槽5宽100mm,深200mm;所述围挡压重体11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单块重量为30kg,用于稳定所述围挡底板2和支撑所述立柱基础4。所述紧固插板6由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L”形,在所述紧固插板6上设置有供立柱紧固栓7穿过的孔洞;所述立柱紧固栓7由直径30mm的高强度螺杆与螺栓组成;所述紧固插板6从所述立柱连接槽5的侧面插入所述围挡立柱12与所述立柱连接槽5的间隙以及连接挂槽18内,可填充所述围挡立柱12与所述立柱连接槽5的竖向间隙,加强所述围挡立柱12与所述立柱基础4的连接强度,并提升所述围挡立柱12的抗拔性能;所述连接挂槽18的高度为12mm。
[n0026] 在所述围挡立柱12与所述撑杆底板3之间设置有所述侧面撑杆8,可对所述围挡立柱12提供支撑,防止所述围挡立柱12翻倒;所述侧面撑杆8上设置有撑杆调节栓9,可以调节所述侧面撑杆8的长度;所述撑杆调节栓9采用直径30mm的螺杆与螺母组成,可使所述侧面撑杆8两侧朝不同方向紧固。所述侧面撑杆8一端由直径为30mm的高强度螺杆轧制而成,一端通过撑杆端铰19与所述围挡立柱12连接,另一端通过撑杆端铰19与所述撑杆底板3连接;所述撑杆端铰19采用直径30mm球铰链,可调整所述侧面撑杆8与围挡立柱12和撑杆底板3之间的支撑角度,提高所述围挡立柱12抵抗横向荷载的能力,增强整个道路围挡系统的稳定性。所述撑杆底板3通过底板锚筋10与支撑土体1连接牢固,所述底板锚筋10采用直径为32mm的螺纹带肋钢筋。
[n0027] 如图2所示,相邻的围挡立柱12之间设置有固定挡板13和可换插板14,共同组成道路围挡墙体;所述围挡立柱2由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长度和宽度均为90mm,高度为2000mm;所述固定挡板13为钢筋网片;所述可换插板14为钢板。所述固定挡板13与所述围挡立柱12相接处设置有挡板角筋15,在所述挡板角筋15上设置有供角筋紧固栓17穿设的孔洞;所述挡板角筋15由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L”形,与所述固定挡板13焊接连接;所述角筋紧固栓17包括直径为30mm的螺杆和螺母;所述固定挡板13上的挡板角筋15通过角筋紧固栓17连接,将所述固定挡板13固定于所述围挡立柱12。
[n0028] 所述可换插板14与所述围挡立柱12通过插板连接隼16连接;在所述围挡立柱12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板连接隼16连接的“十”字形的插板连接槽20,高度为500mm;所述插板连接隼16与所述围挡立柱12顶端粘贴连接,并与所述可换插板14垂直焊接;所述插板连接隼16高度为50cm,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T”形。将所述插板连接隼16插入插板连接槽20中,嵌入隼段的宽度为3cm、长度为4cm,可有效提高所述可换插板14与所述围挡立柱12的连接强度,提高所述可换插板14的抗拔性能。
[n0029] 所述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各部件直接之间连接强度较高。所述围挡立柱12底端通过所述紧固插板6和所述立柱紧固栓7固定在所述立柱基础4上;所述立柱基础4设置有所述围挡压重体11对所述围挡立柱12底端进行支撑。所述围挡立柱12顶端由所述侧面撑杆8进行支撑,与所述侧面撑杆8和支撑土体1形成三角形结构,增强稳定性,有效防止所述围挡立柱12因重心高或受到横向冲击而翻倒。
[n0030] 相邻围挡立柱12之间设置的所述可换插板14和所述固定钢板13,可同步满足围挡立柱12之间高强度连接和挡板快速更换的要求,降低了围挡作为展板更换施工的难度;所述固定钢板13通过所述挡板角筋15和角筋紧固栓17紧固于所述围挡立柱12上;所述可换插板14通过所述插板连接隼16和所述插板连接槽20紧固于所述围挡立柱12上,并且可根据使用环境自行选择是否安装所述可换插板14,满足各种道路施工环境对于道路施工围挡不同的高度要求。同时,在大风等恶劣天气,可取出所述可换插板14,减小所述道路施工围挡结构的受风面积,降低风荷载对围挡结构的影响。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根围挡立柱、围挡底板、撑杆底板、立柱基础、侧面撑杆、固定挡板、可换插板和连接挂槽;所述立柱基础设置在所述围挡底板上;所述立柱基础上设置有立柱连接槽;所述围挡立柱插设于所述立柱基础上的立柱连接槽内;所述侧面撑杆设置在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撑杆底板之间;所述侧面撑杆一端与所述围挡立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撑杆底板铰接;所述固定挡板和所述可换插板设置在相邻围挡立柱间。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立柱通过紧固插板和立柱紧固栓与所述立柱基础连接紧固;所述紧固插板插设于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立柱连接槽的间隙内,所述立柱紧固栓将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紧固插板连接牢固;所述紧固插板采用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L”形;所述紧固插板上设置供所述立柱紧固栓穿过的孔洞;所述立柱紧固栓从所述立柱连接槽的侧面插入所述围挡立柱与所述立柱连接槽的间隙及所述连接挂槽内。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与所述围挡立柱连接处设置有挡板角筋和角筋紧固栓;所述挡板角筋采用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L”形,与所述固定挡板焊接连接或粘贴连接;所述挡板角筋上设置有供角筋紧固栓穿设的孔洞。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立柱顶端设置有“十”字形的插板连接槽,所述可换插板两侧设有插板连接隼,所述插板连接隼与所述插板连接槽配合,使得所述可换插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相邻围挡立柱活动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基础采用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U”形。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立柱采用钢板轧制而成。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底板上设置有围挡压重体;所述围挡压重体采用水箱或混凝土预制块或型钢块体。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插板采用PVC板或合金板或钢板,顶端与所述插板连接隼粘贴连接。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连接隼采用钢板轧制而成,与所述可换插板垂直相接;所述固定挡板采用钢筋网片或钢板网片。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撑杆采用螺杆轧制而成,所述侧面撑杆两端均设置有撑杆端铰,所述撑杆端铰为直径为30mm的球铰链。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0210U|2021-10-01|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
CN211874127U|2020-11-06|一种预制围墙及其安装结构
US5325557A|1994-07-05|Portable, demountable bridge to ford rivers and the like
CN209816665U|2019-12-20|一种适用于圆端形墩柱的盖梁托架
CN206693242U|2017-12-01|基坑工程中一种悬索式支撑梁竖向承载结构
CN201531141U|2010-07-21|特高压交流输电线架构
CN101550727A|2009-10-07|一种柱与梁连接的结点
JP5235603B2|2013-07-10|太陽電池アレイ及びその設置構造
CN213540425U|2021-06-25|一种过河段穿桥桩隧道注浆支护结构
CN214784720U|2021-11-19|一种绿色建筑中立柱的支撑结构
CN211006728U|2020-07-14|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的基础结构
CN209874075U|2019-12-31|一种圆形钢管混凝土柱和不等高工字型梁连接结构
CN211113240U|2020-07-28|一种可产生塑性变形的耗能棚洞
CN211498507U|2020-09-15|一种整体拆装式防护棚架
CN211113733U|2020-07-28|拉锚式自平衡挡土板
CN210530504U|2020-05-15|建筑工地多功能防护栏杆
CN212641736U|2021-03-02|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
CN210636442U|2020-05-29|一种整体装配式双排钢桩基坑支护结构
CN210369312U|2020-04-21|钢柱柱脚连接结构
CN211923809U|2020-11-13|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及其安装结构
CN211735490U|2020-10-23|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施工平台
CN214363599U|2021-10-08|扶壁式挡墙
CN211369456U|2020-08-28|一种临水幕墙施工用支架
CN212223639U|2020-12-25|一种独柱墩桥梁对称嵌拉支架加固结构
CN111287555B|2021-07-23|一种预制快速拼装围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203691.9U|CN214330210U|2020-09-30|2020-09-30|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CN202022203691.9U| CN214330210U|2020-09-30|2020-09-30|一种道路施工围挡结构|
[返回顶部]